青岛大学简介
青岛大学 QINGDAO UNIVERSITY
青岛大学(Qingdao University)是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1993年,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四所具有光辉历史的高校合并组成了新的青岛大学。学校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2014年)。经过多年的建设,青岛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大学。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了交流学生、交流学者、学术合作、联合办学、留学生教育以及海外孔子学院等118个交流项目。
青岛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于1924年。著名教育家杨振声、赵太侔,著名学者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等曾在这里治学执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开国元勋罗荣桓曾在这里求学。
原青岛大学合并之初称为青岛大学文理学院。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原国立山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曾呈奎、青岛市市委书记王今吾等代表提出“关于创办新型的综合性青岛大学”的议案。同年8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1985年9月13日,举行开学典礼。首任校长是来自南开大学的何炳林院士。建校之初青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学校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援,有全市六百万人民每人拿出一元钱帮助学校建设之说。1993年,时任青岛市委书记俞正声任青岛大学管委会*任主任。
青岛医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4月日本商人和日本海军联合在市立医院内创办的学制五年的青岛医科大学,也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58年以前隶属于卫生部,后划归山东省卫生厅。
规模建设/青岛大学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22个学院、9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点35个,涉及一级学科10个;硕士点178个,涉及一级学科40个。有专业学位类型17种,其中博士专业学位类型1种,涵盖18个培养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类型16种,涵盖62个培养领域。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32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400余人。另有留学生近1000人。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教授310人、副教授663人。长期任教外国专家每年60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特色专业7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截至2014年3月,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十一五” 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其他省属实验室1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7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与技术中心7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级重点实验室
天然色素实验室
电力电子工程实验室
纤维差别化工程实验室
新型成纱实验室
医学营养学实验室
分子病实验室
脑病防治实验室
功能纤维及纺织品工程实验室
材料微复合优化设计实验室
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
物证技术应用试验室
口腔临床医学实验室
骨科学实验室
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
山东省级研究中心
山东省功能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多项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学校占地2768亩,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310余万册,订购中外文报刊2500余种。学校主办《青岛大学学报》、《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东方论坛》、《齐鲁医学杂志》等7种学术期刊,其中4种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9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了交流学生、交流访问学者、学术合作、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建立孔子学院等87个交流与合作项目。聘请了50多名长期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聘任100余名海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青岛大学设有9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5个省份一本招生),全日制本科生人数31081人。 教学质量 “十一五”以来本科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等,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843项,其中*425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生发展 “十一五”以来,学校近四分之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就业率、考研率、公务员录取比率始终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每年派出出国交流学生一百余人;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作为校训,体现了21世纪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体现了青岛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三句话有三个递进的层面,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学校及所有教职员工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层面,“博学笃志”是对学生、教师、行政领导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要博学,要有志向;第二个层面,“明德求真”是做人、治学的基本要求,要有高尚的人格,要通过学问的方式寻求真理;第三个层面,“守正出奇”即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前进发展。这三个层面的意义相互联系、相互说明:只有“博学笃志”才能“明德求真”;“明德求真”又是“博学笃志”的必要前提;要做到“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就必须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出奇”。
校徽由学校中、英文校名和建校年份等三个基本元素组成,中文校名沿用了胡耀邦的亲笔题字,中英文校名呈不对称构图,以蓝色为主基调,交替出现的四部分色块寓意今天新青大主体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成。青岛大学设有9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5个省份一本招生),全日制本科生人数31081人。 教学质量 “十一五”以来本科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等,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843项,其中*425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生发展 “十一五”以来,学校近四分之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就业率、考研率、公务员录取比率始终保持在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每年派出出国交流学生一百余人;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学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初,学校制定了《青岛大学“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贯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走高质量有重点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教学水平提升、学科品牌建设、科研振兴、人才强校、国际化发展和管理创新等六大办学战略,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跨入国内高水平综合大学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建设国内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阶段性目标,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比例接近1:10:100,适应性、创新型、国际化特色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学科整体水平大幅跃升,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竞争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能力强的品牌学科,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等标志性指标取得新突破;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大幅增长,科研特色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贡献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和参与重大项目攻关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创新团队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国际化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国际化办学的层次和质量取得新突破;管理体制科学合理,运行机制畅通高效,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大学建设取得新突破。
青岛大学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青岛大学于2020年4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青岛大学,青岛大学网站网址是:http://www.qdu.edu.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青岛大学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青岛大学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