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立
1947年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创建
1949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创建
1950年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淮南工业专门学校升格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
1951年皖北干校并入(合署)皖南革命干部学校
1951年淮南煤业专科学校更名为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1年中国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2年淮河水利专科学校创建
1952年皖南革命干部学校、皖北干校合并组建安徽干部学校安徽干部学校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
1953年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改建水利部怀远淮河水利学校
1955年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
1956年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并入合肥矿业学院
1957年水利部怀远淮河水利学校撤销
1958年淮河水利学校复校并升格为安徽水利电力学院
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1958年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机械科)合并升格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机械学院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原安徽工学院)复校
1978年安徽农机学院更名(复名)为安徽工学院
1997年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新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3050亩,共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合肥市屯溪路 193 号)1250亩、北校区(合肥市六安路269号)300亩、翡翠湖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内)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0万余册,建有一流的校园网络。学校设有13个学院、66个研究所、56个实验室和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拥有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IC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光电技术研究院、汽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重点科研基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还建立了全国高校*生产力促进中心。
“十五”期间,学校科技活动总经费达78100万元,项目1583项,其中各级各类计划项目792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791项;获科技奖励116项,其中省部级奖86项(一等奖10项);出版教材与著作357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862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了82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学校先后与数十家国内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日本久留米大学、美国德瑞克索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4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是招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院校。十年来,我校手球队在全国高等院校手球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
新的世纪,新的辉煌。合肥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凝炼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培育校园文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快发展,努力把合肥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现有合肥校区(屯溪路校区、六安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宣城校区。
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南校区),地处合肥市繁华路段,由屯溪路(南一环路)、马鞍山路、九华山路、宁国路环绕,校区占地面积1250亩。屯溪路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基地,也是学校行政与教职工生活的主校区。
翡翠湖校区
2001年4月,合肥工业大学新校区开始建设,校长陈心昭命名新校区 为"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
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坐落在风景旖旎的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处在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宣城校区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宣城市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宣城市区南部科教创意园区,规划办学用地面积为2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设计理念是“三山四水,岛翠墨香”和“一轴两环,一水四岛”。
斛兵塘
位于合肥工业大学校南校区内。面积约6.7公顷。相传三国魏曹操率师80万人马,大举进攻东吴,屯兵合肥,安营扎寨时,人马浩荡,无法计数。为清点人马,便挖出了这口旱塘,作为计量将士的场所,斛兵塘因此得名。
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有13个专业接受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设有6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3715人,专任教师1867人,教授224人、副教授51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356人,占72.63%,博士生导师80余人,外聘担 任学校 教授的两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学者十余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 ( 讲座 ) 教授 5 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优秀教师3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1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人,*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模范教师7人、优秀教师11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221人,硕士、博士研究生7800余人。
科研机构截止2014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发改委)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1个,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个,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5个,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5个,省重点科研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7个,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1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厅)9个,省中试基地(科技厅)1个,省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厅)2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厅)3个。
学校秉承“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的办学理念,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 “ 宽口径、强能力、重素质 ” 的人才培养特色和 “ 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好、适应岗位快、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 ” 的人才质量特色。 60 多年来,学校为中国培养了 12 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许多人成为中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骨干。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 93% 以上,稳居中国高校前列。 2000 年,学校被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确立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 2006 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工科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行,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方针 , 以加强应用性研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核心,响亮地提出“面向市场找课题,论文写在产品上”的口号,长期服务制造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应用技术研究水平高、科技开发能力强”的科研特色。“九五”以来,学校先后与江淮汽车集团、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奇瑞汽车集团、中电集团 38 研究所、中电集团 41 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杉杉集团芜湖生科股份公司、蚌埠丰原化工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石化安徽分公司等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承担企业委托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1300 多项,科技成果推广到一汽、二汽、马钢等数百家企业,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140 余项、授权专利 36 项。近年来科研经费以每年 20% 的幅度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2000 年 10 月,以学校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鑫科材料”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活动,已和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已保持 26 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淘汰制度和奖、贷、助、减、勤等助学措施,对品学兼优者允许跳级、提前毕业、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注重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障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为就业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已基本建成了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为尽早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人才市场的贯通,我校与苏州、无锡、常州、烟台等市人才交流中心及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订协议,与以上 15 家“中心”共同设立“驻合肥工业大学工作站”。
截止2014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发改委)4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部)1个,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个,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5个,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5个,省重点科研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7个,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1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厅)9个,省中试基地(科技厅)1个,省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厅)2个,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厅)3个。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发改委)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教育部)
省重点科研基地
省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
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发改委)
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厅)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厅)
省中试基地(科技厅)
省重点实验室(教育厅)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厅)
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厅)
党委书记 李廉,男,1951年11月生于山东曲阜,山东阳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委副书记 徐惠鹏,男,1947年9月出生,上海市人,副教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江舒 ,女,1950年10月出生,浙江宁波人,高级政工师。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庆承松,男,1961年10月出生,安徽含山县人,副教授。
校长 徐枞巍,男,1956年10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 陈朝阳,男,1952年2月12日出生,安徽省巢湖人,教授。
副校长 韩江洪 ,男,1954年9月出生,安徽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 洪天求,男,1953年11月生,安徽省怀宁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校长 周军,男,1959年7月出生于合肥,籍贯江苏常州,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指导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合肥工业大学于2020年5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网站网址是:http://www.hfut.edu.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合肥工业大学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合肥工业大学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