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址·海外网站
Ctrl+D收藏世界网址
首页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学术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精彩

http://www.nwnu.edu.cn

西北师范大学简介

欢迎来到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后更名为天津北洋工学院,即今天的天津大学)三所院校于1937年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太原失陷以后,西安临时大学又迁往陕西汉中,不久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师范学院。

1938 年7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工学院(今天的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7-1950.12)。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立西北大学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

1939年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文理、法商学院组成西北大学。

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往甘肃兰州。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其余则留在了兰州。

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

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

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987年,国务院又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

截止到2013年9月,学校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等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34个校级重点学科。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特色专业,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学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66,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三。在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前350名中名列第112名,2013中国大学教师平均学术水平前100名中名列第八十七。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3-2014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77位,“2012-2013年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第65位。

简介: 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相关学科建立,积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具有较雄厚的研究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为: 环境友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环境修复高分子材料研究、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

实验室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总体要求,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资源,组织科技攻关,研制和开发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努力使“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甘肃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理想基地,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04 年以来,重点实验室共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24 项,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省部级 52 项,兰州市项目2项,横向合作7 项,校级项目4项,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65 项,立项经费总计800 多万元;发表SCI论文120余 篇;授权专利16 项,公开专利16 项,申请专利33 项;成果鉴定9 项,成果转让2 项(已产业化);与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共计11 项 ;科研成果获奖12 项。

学术带头人: 雷自强 杨 武 卢小泉 张有明 王荣民

学术骨干: 魏太保王喜存 胡中爱 李 政 胡雨来 张 继

青年骨干: 刘家成

简介: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底由甘肃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建立。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生态环境及农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高分子-无机复合材料研究,主要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和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

实验室队伍中现有教授24人,博导18人,其中获博士学位20人,回国博士后9人。形成了一批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高、人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队伍,具有较雄厚的研究优势。实验室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总值为1700多万元,测试仪器齐全,具备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良好条件

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甘肃石化、农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积极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以及地方大型企业等单位实行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培养和稳定优秀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目前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甘肃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科研成果: 2004年至今,重点实验室共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4项,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2项,兰州市项目2项,横向合作7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14项,公开专利16项,申请专利33项;通过成果鉴定9项,成果转让2项(已产业化);与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共计11项;科研成果获奖12项。

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 、生态环境及农用高分子材料研究、高分子 - 无机复合材料研究 。

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

1. 高分子材料基础研究

2. 生态环境及农用高分子材料

3. 高分子复合超薄聚合物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4. 高分子卟啉类化合物自组装膜及其界面电催化性能研究

5. 无卤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

6.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研究

人才培养: 重点实验室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2004 年以来派出多名老师到国外大学、研究所深造和进行科研活动,派出5 名老师到国内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科研队伍中新增博士后3 名,博士5 名,外聘兼职教授4 名。 2004 年以来毕业研究生共45 人,其中硕士生25 人,博士生20 人,目前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在读研究生共78 人,其中硕士生58 人,博士生20 人。

截止到2013年9月, 学校有教职工2524人,306人具有正高级职称,76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其中专任教师1363人,教授(含研究员)291人,副教授514人,483人具有博士学位,647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28人,*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学校聘请了4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截止到2013年9月,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定点绿化和建设补偿用地3741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3.4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511万元。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截至2013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各类学生37496人。其中,研究生6277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8676人,留学生243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2300人,培养各类学生19万余人。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拥有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电脑捐赠中心”、“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甘肃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甘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甘肃省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中心”、“甘肃省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与人才培训中心”、“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甘肃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甘肃省教育发展研究院”、“西部资源应用研究院”、“西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学校在苏丹国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分别合作建立2所孔子学院。

此外,西北师范大学还设有附属教育集团,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开展附属办学。

*精品课程 :

2007年度《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

中国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5年原国家教委将《教育传播学》正式列入“七五”教材建设规划中,南国农教授等人编写了《教育传播学讲义》(初稿)。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讨,多次补充、修订完善了《教育传播学》教材(1995年版、2005年版、2007年版),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2007年版《教育传播学》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项目。

2006年度《敦煌学》

2007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所在学院 姓名 职称 所属一级学科门类 所属二级学科门类 1 原子物理学 物电学院 董晨钟 教授 理学 物理学类 2 普通语言学 外语学院 靳 琰 教授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3 歌曲写作基础 音乐学院 李彦荣 教授 文学 艺术类 4 美学 文学院 王建疆 教授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5 知识产权法 政法学院 李玉璧 教授 法学 法学类 6 世界现代史 文学院 刘云 教授 历史学 历史学类

2006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院 负责人 职称 1 仪器分析 化工学院 杨 武 教授 2 敦煌学 文学院 李并成 教授 3 数字电子技术 物电学院 马胜前 教授 4 常微分方程 数信学院 马如云 教授 5 心理测量学 教育学院 王 沛 教授 6 中国古代史 文学院 李宝通 教授 7 田径运动 体育学院 陈仁伟 教授 8 理论力学 物电学院 卢飞麟 教授 9 扬琴 音乐学院 郑培东 教授

截至2013年,学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论

西北师范大学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西北师范大学于2020年3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网站网址是:http://www.nwnu.edu.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西北师范大学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西北师范大学网站价值做参考!

标签:重点实验室学术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精彩信息公开

官方信息
  • Facebook
  • 微博
  • YouTube
  • 微博
  • Twitter
西北师范大学热门资讯

西北师范大学 (00)

教育网站 (00)

世界网站币安下载欧意交易所app下载币安官方最新APP下载欧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