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简介
厦门,别称鹭岛,简称鹭。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语,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顺治十二年(1655年)在同安县 绥德乡嘉禾里改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清代朝廷《圣祖实录》卷三十三、乾隆朝《福建通志》卷二十 记载 :清代开始,隶属福建兴泉永道。 康熙九年1670年,复置兴泉道,管辖兴化府、泉州府,道治先驻兴化府莆田县,后迁驻泉州府晋江县。 1734年(雍正十二年),增领永春州,更名兴泉永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从兴泉道管辖下设台厦兵备道,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永道,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德化县、永春县),道尹自泉州移驻厦门; 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厦兵备道自 同安县( 厦门)移驻县,台厦道改为道, 和兴泉永道都属于福建省。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国3年改名厦门道,管辖厦门、莆田、泉州和大田县。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4月28日,思明县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福建军政府,9月升思明府,旋废,
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大田县,1925年道废,直属于福建省。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随之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
民国23年7月, 省以下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管辖 仙游 、莆田、惠安、德化、大田 、永春县 ,专署驻今仙游鲤城。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
民国24年10月,全省督察区缩编为7个,原第五行政督察区并入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自仙游迁驻同安县,1938年专署自同安迁驻永春县。
民国35年至38年,仍属第四督察区,专署迁驻晋江县。
,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恢复厦门市政府建制,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专区驻地晋江县(1950年改名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福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
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划入厦门市。
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
1958年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
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
1979年10月复原名(开元、思明区)。
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
1973年6月同安县再归厦门市。
1978年9月设杏林区。
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
2003年05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
2003年5月起,厦门市辖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6个市辖区。
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 °13′,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市隔海相望,总面积75.31平方公里。
湖里区,成立于1987年11月,位于厦门岛北部,辖5个街道、45个社区居委会,面积65.78平方公里,占厦门岛面积的47%,海岸线长达24公里。
集美区,西北与漳州长泰交界,东北与同安区接壤,西南与海沧区毗邻,东南连接厦门岛,位居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独特。全区总面积276平方公里,设立有杏林、集美两个台商投资区,是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翔安区,2003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是厦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翔安,寓意于翱翔安康。翔安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前沿,位于厦门市东部,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部隔海与金门岛相望,居厦、漳、泉“金三角”核心地带,是重要侨乡和台胞祖籍地 。同安区,别称“银城”,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晋安县,晋安县不久亦废,1997年05月01日改县为区,2003年9月,厦门市区划调整,原同安区一分为二,拆为同安区和翔安区。调整后,仍为厦门市*行政区。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厦门市还设立有经济管理区。
厦门市经济管理区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附近,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
厦门市由厦门半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陆地面积有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千米。
厦门湾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海峡,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港拥有多个港区和生产性泊位,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集装箱大港17强之列。
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峰,云顶岩为厦门岛*峰,日光岩为鼓浪屿*峰。
厦门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公里,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全市土地总面积1569.3Km2,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42个土种,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红壤和水稻土占了耕地总面积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
厦门虽位于中国南方湿润地区,但水资源条件仍然较差,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43.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90立方米,为中国人均占有量的38%,低于国际公认人均水资源警戒线1700立方米。
2005年,全市共有水利工程2.3万处,小型以上水库108座,总库容量2.57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5.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6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6.1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55立方米。全市年供水总量6.1699亿立方米(不含海水供应量),其中农业用水量所占比例*,占44.3%。
大田作物:粮食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薯和大豆,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蔬菜有叶菜类、瓜类、根茎类、茄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水生菜类、其他蔬菜等8大类。花卉主要有鲜切花、盆栽植物和绿化苗木。
果树资源:厦门果树品种繁多,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果树8大类,主要有52个品种,其中龙眼种植面积*,其次为荔枝、香蕉、柑桔等杂果。2005年,全市有水果总面积12844.2公顷,总产量36404吨,其中龙眼的面积与产量分别占总量的84.2%和57.3%。
林业资源:2005年,全市林业用地6623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2.2%,林地面积57501.2公顷。
畜禽资源:畜禽产业的发展已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是以工厂化、集约化方式来生产,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9.2%。饲养品种以生猪和禽类为主,基本实现良种化,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鸽、兔、狗、鹿、鹧鸪、孔雀、驼鸟等40多个品种。
渔业资源:厦门海域终年水温较高,阳光充足,营养盐较丰富,生产力水平较高,生物量大,共记录各类海洋生物近2000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60多种,现作为海水养殖对象有20多种,主要是牡蛎、缢蛏、花蛤、文蛤、泥蚶、对虾、锯缘青蟹、梭子蟹、紫菜、真鲷、鲈鱼、牙鲆、卵形鲳参等。
为保护当地的文昌鱼、白鹭和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物种,厦门市设有面积33088公顷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
《2014年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全市户籍人口203.44万人,常住人口381万人。
根据市统计局、计生委、局的人口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末,厦门市常住人口分别为367万人、410万人-430万人、480万人-510万人。
据人口计生部门报表,截至2013统计年度(2012年10月01日—2013年09月30日):全市总人口398.3万人,其中户籍193.6万人,非户籍204.7万人。
根据2011年06月10日公布的《厦门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厦门市常住人口为3531347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832194人,占51.88%;女性人口为1699153人,占48.1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119413人,占88.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11934人,占11.67%,具有本省外市户籍的迁入人口为821517人,占23.26%,具有外省户籍的迁入人口为1023769人,占29%,而本市户籍的只占47.75%,不到常住人口的一半。
厦门市各区人口数据
厦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解放前,厦门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业消费性海岛城市,经济基础脆弱,结构畸型,生产落后。
解放初到1978年,由于受到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大跃进”对生产力的破坏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人民生活停留在较低水平。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仅4.8亿元,财政收入1.54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11.1倍和20.26倍,年均增幅仅9.3%和11.5%。工业总产值7.21亿元,农业总产值1.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33.3倍、4.0倍和4.2倍,年均增幅为13.5%、5.9%和6.1%。人均生产总值仅52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6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元,比1950年分别增长4.9倍、24.3%和1.8倍,年均增幅分别仅6.6%、0.8%和3.7%。
截止200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 946.37亿元,建成各类房屋面积达6 258.28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市实现生产总
厦门市是政府组织地方政府行业领先的网站,厦门市于2020年6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厦门市,厦门市网站网址是:http://www.xm.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厦门市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厦门市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