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简介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
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其时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个是徽班,八个来自湖南。嘉庆时(1796-1820),外江班除活跃于广州外,足迹已渐次达到潮州、汕头一带。外江班进入粤东后,吸收当地人入戏班学戏和演出。之后,又进入操客家语的梅州一带,吸收客家“中军班”艺人参加,在此过程中,融合粤东民间音乐和佛、道乐曲,以及中军班音乐(梅州梅县区、兴宁、五华、大埔等民间婚丧喜庆活动的吹奏乐曲),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但它在许多方面仍与徽剧有一脉相承之处。在广东汉剧的早期剧目中,《快活林》、《淤泥河》、《齐王点马》、《王婆骂街》、《碧游宫》、《昭君》等,曾是徽剧剧目。在音乐唱腔上,广东汉剧的安春调与徽剧的安庆调相同,两者的二黄平板也近似。在乐器上,广东汉剧的头弦基本与过去徽剧所用领奏乐器徽胡相同,广东汉剧的大苏锣与早期徽剧曾用过的大锣也相同。
以中州官话演唱的安徽徽剧,湖南祁剧等“外江戏”班先后到过广州,潮州,汕头等地,最终进入梅州一带,受到热捧,因当地好读书之人多,且喜学习官话,不会说的也大多数听得懂官话,本地戏班也有很多用官话表演的,语言上不存在交流不便的障碍,因此扎根梅州后得到迅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后也被称作“客家汉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梅州大埔县人钱热储先生着《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因其已经有别于湖北汉剧而后定名广东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除在广东的韩江、东江流域流行外,其班社还常到闽西、粤北和赣南活动。广东汉剧与安徽徽剧、湖北汉剧、湖南祁剧存在渊源关系,与京剧、湘剧、常德汉剧、闽西汉剧等存在共同渊源。从外江班在广州、潮州演外江戏到定名广东汉剧,到最终落户在梅州,其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外江戏随着城乡经济崩溃而日渐衰微。抗日战争期间,班社凋零,艺人星散,粤东皮簧几成绝响。
建国后,于1950年成立了大埔民声汉剧社(前身是同艺国乐社)、梅州艺光汉剧团、文光汉剧团等。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团(1959年改组为广东汉剧院),广东汉剧进入提高和发展的新阶段。1960年以后,惠州、梅州、韶关等地区的专业剧团有十多个,另有不少业余剧团。《齐王求将》和《一袋麦种》先后于1962年和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1966年至1968年,广东汉剧专业演出团体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或解散或合并,1969年仅存梅州地区、惠阳地区两个汉剧团。1973年,汕头戏曲学校复办时,把汉剧科分出,拨归梅州地区,开办梅州地区戏曲学校,广东汉剧院从此落户梅州。1977年开
始,各县专业汉剧团相继重建,1978年恢复了广东汉剧院建制。1979年至1982年剧目生产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在艺术改革方面,对乌净、武生的“炸音”和“子喉”的发音、唱法实行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小生的假嗓发声改用原嗓演唱的试验,舞蹈设计和武打组合也有成功的尝试。1982年到香港演出,恢复了广东汉剧与海外的艺术交流与海外客籍人士的联系。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梅州的广东汉剧院是演出广东汉剧的主要团体,因此广东梅州又被誉为广东汉剧之乡。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该剧种的行当分工与其它剧种略有不同,角色分行有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而净又有乌净、红净之别。乌净发炸音,红净则以鼻腔共鸣为主的真假嗓结合,高音用假嗓,低音用本嗓,唱腔悠扬清脆,颇有特色。
声腔基本是皮黄腔,另有有四平调(大板)、吹腔(安春调),还有少量昆曲、小调和佛曲等。它不但在唱腔曲调上更为接近徽戏,而且在伴奏乐器方面,如头弦、号头、大苏锣,都与老徽戏的徽胡、先锋号、苏锣相同。
广东汉剧的基本唱腔属板腔体,分为二黄、西皮、大板和曲牌杂调四大类。皮黄板式包括倒导板、头板、二板、三板、二六板、马龙头、叠板、哭板(滚板)、叫头(或称“哭科”)等,又分“正指”与“反指”两种调门。二黄曲调平稳,宽广大方,优雅持重,善于抒发真切、哀怨的感情。西皮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婉转多腔,关于抒发喜乐感情。大板旧称“二黄平板”,轻松活泼,悠扬潇洒,宜喜不宜悲,常作为二黄板式情调不足的补充。曲牌杂调包括一些曲牌、民间小调和少量梆子、 昆曲。
伴奏音乐有整套锣鼓经、唢呐曲牌一百多首,民间小调一百多支,丝弦乐曲四百余首,可用于烘托剧情气氛,配合人物表演。
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乐器有头弦、二胡、三弦、横箫、大唢呐、小唢呐、扬琴、提胡、秦琴、月琴、椰胡、琵琶、古筝、芦笙、大提琴;武场有战鼓、大鼓、边鼓、大苏锣(又称“铜锣”)、小锣、碗锣、铜金、檀板、号头、大钹、小钹等。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头弦是领奏弦乐,适合伴奏成人假嗓。大苏锣音色柔和,深沉肃穆,伴奏较为缓慢、平稳的腔调。号头音色高尖,雄壮猛烈,常用于开场与结束,其音又有凄厉恐怖之感,故在两军鏖战,法场命斩的场面中,能烘托紧张激烈、悲戚恐怖的气氛。
广东汉剧在表演上也富有特色。小生开膀拉山平肩,举手投足稳重大方、端庄、文雅;文生和文武生均重潇洒、飘逸,讲究扇子、水袖、翎子功夫,文生要行似秋风落叶,站如玉树婷婷。武生举手投足讲究暗劲力度、造型亮相和刀把子。且行开膀拉山对脐上,婆(老旦)开膀拉山不过肩不下脐。旦行的科步动作、程式有慢步、中步、快步、细步(碎步)、直步、斜步、弯步、大跳、小跳、出水、入水等五十多种。闺门旦要求行不露足,踱不过寸,笑不露齿,手不上胸,唱、做要掌握“气沉丹田头顶空,全凭腰转两肩松”;唱时音质要有厚度,唱法柔婉,表演轻松庄重。丑行表演动作夸张,胸正膝曲,常走矮步或单腿移动,肩、眼、鼻、口、舌与肩、手、指、腰、腿紧密配合,要求“功底过硬一身轻,蹲步动作稳如钉;走步技巧似无边,翻腾飞跃无响声”。公(老生)开膀拉山齐胸出手,双手平肩拉开,水袖、台步、扇子的各种程式都要求大方、端庄、稳重。红净、乌净的表演程式要求“举手投足千斤重,开膀过头显英雄;步履稳健使暗劲,亚赛金刚搬不动。”
广东汉剧的角色行当有生(小生)、旦、、丑、公(老生)、婆、红净、乌净七大行。此外还有包单、杂(打杂),俗称小行。大行中的生、旦、丑、 公还可细分为各“当”,如“公”行中分白须、掺白须、乌须老生、武老生等;“生”行中分文生、武生、文武生、娃娃生等;“旦”行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彩旦等;“丑”行分官袍丑、方巾丑、短衣丑、武丑、童丑、女丑等。
又称小生, 主要扮演青、壮年男子角色,用男声假嗓唱念,身段稳重大方,动作文雅潇洒。生行主要分文小生、武小生两种,文小生表演时“行如秋风,站似玉树”,注重翎子功、扇子功和水袖功,扮演的人物如《闹严府》的曾荣;武小生表演时干净利索,讲究力度节奏,注重把子功,所扮人物如《战徐州》的赵云。此外,还有《贩马记》扮赵宠的官袍小生,《三娘教子》扮薛倚哥的娃娃生,《三官堂》扮韩琪的箭衣小生。
扮演青年、中年妇女的各种角色,用女声假嗓唱念,表演以身段和水袖功夫见长。旦行又分正旦、青衣、花彩旦三种,正旦也称乌衣,表演端庄娴淑,要求“行不动裙,笑不露齿”,所扮人物如《秦香莲》的秦香莲;青衣,又称闺门旦,表演要求与正旦相同,所扮人物如《血掌印》的王金爱;花彩旦,要求身段动作“动如燕,行如风”,所扮人物如《花灯案》的陈彩凤。此外,还有花旦,如《凤仪亭》的貂蝉。
扮演各种滑稽诙谐的人物,用男声原嗓唱念,动作夸张,常走矮步或单腿移步,出手小,表演时要求眉、眼、鼻、口、舌能同肩、手、指、腰、腿紧密配合。行内有“二偷活洛练五冬,偷油活捉最见功”的戏谚,意思是丑行演员必须学会《偷油》、《偷鸡》、《活捉三郎》和《洛阳失印》四出主要的丑戏。丑行有官袍丑,扮《昭君出塞》的王龙;项衫丑,扮《打花鼓》的公子;袈裟丑,扮《僧尼会》的小和尚;短衣丑,扮《偷油》的黄巢;童子丑,扮《蓝继子》的蓝继子;武丑,扮《时迁偷鸡》的时迁;女丑,扮《铁弓缘》的萧氏。
又称老生、须生,扮演各种中年、老年的角色,用男声原嗓唱念,仪态庄重大方,步法以稳健的“八字步”为基础。公行有白须老生,动作较为迟缓,重须功和发功,如:扮《百里奚认妻》的百里奚;乌须老生,扮《孔明请东风》的孔明;黪白须老生,扮《状元媒》的宋王;武老生,扮《群英会》的黄忠。
又称老旦、老妈,扮演老年妇女角色。有贫婆,扮《清风亭》的张元秀妻;贵婆,扮《白虎堂》的佘太君;丑婆,扮《金莲裁衣》的王婆。
又称乌面、大花脸,既扮演英雄豪杰,也扮演权奸神怪,用炸音发声,嗓音威猛粗放,表演重功架,多用大动作,要求“举手投足千斤重,开膀过头显英雄”。乌净有黑花脸 ,扮《太行山》的姚刚;白花脸,扮《击鼓骂曹》的曹操;青花脸,扮《齐王求将》的公孙衍;金花脸,扮神话戏中的天王神将;二花脸,扮《三气周瑜》的张飞。
又称红面,扮演英雄好汉,以原嗓与假嗓结合发声,唱腔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表演要求龙行虎步,器宇轩昂。红净中的头手红净重唱功,所扮人物如《打洞结拜》的赵匡胤;二手红净重做功、武功,所扮人物如《崔子弑齐君》的崔杼。
此外,还有旗手、宫女、丫环等杂角,由各行的二、三路演员应工。
广东汉剧自清同治年以后,逐渐盛行于省内梅州地区及各客家地区,省内各主要的客家地区都曾经建立过汉剧团:
解放后,1960年韶关专署成立粤北汉剧团,其前身为曾经活跃在汕头市的业余票友汉剧团。粤北汉剧团主要演出活动在地处粤北的曲江、翁源、英德、仁化、乐昌、乳源等县以及连平、和平、龙川、河源一带,也曾到湖南郴州地区作交流演出。
该团是和平县解放后*戏剧团体,于1961年春节前创建,其主要演员、乐师均曾到潮汕、梅州学习和培训。该团在山城和平县首次演出,一炮打响,后来又曾携带《血掌印》、《窦娥冤》、《孟姜女》、《闹严府》等汉剧传统节目到江西龙南、定南、全南、赣州等地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龙川县的汉剧团系出于位于韶关地区的粤北汉剧团。1963年,粤北汉剧团新设团址在龙川县,并定名为东江汉剧团。
1963年,从原和平县划出,复置连平县,划归惠阳地区管辖,同时创立连平县汉剧团。1965年3月,连平县汉剧团与惠州市区汉剧团合并,改称为惠阳地区汉剧团,艺员达八十多人。
1963年,惠阳地区恢复建制,辖河源、东莞、惠州、宝安、海陆丰等12个县区。就在这一年,惠阳地区成立了*国办文化团体——汉剧团。1964年初,东江汉剧团往惠州市参加春节慰问部队之后,就在惠州市区设立团址,定名惠州汉剧团。
惠州汉剧团成立后,派出两批共20个学员到梅州戏校学习,还请广东汉剧院名丑罗恒报、湖北汉剧院著名文武老生陈惠龙和广州乐团指挥杨伯平等精英加盟。人材济济,阵容强大,表演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唱腔优美,扮相俊秀,武功精湛,伴奏高超,圆满地完成了惠阳地区12个县市上山下乡演出的任务,深受全区人民群众的好评。如1978年该团在惠州人民会场(现改为花都影剧院)演出传统汉剧《秦香莲》连续演出了43天,共47场,场场满座,观众达54000多人次,打破了惠州有史以来较高的演出纪录。该团也曾到梅州、潮州、汕头等地演出《瑶山春》等汉剧,场场爆满,轰动“汉剧之乡”。许多“汉剧迷”称赞该团演员、乐师阵容较庞大,艺术造诣积累较丰
广东汉剧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广东汉剧于2020年3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广东汉剧,广东汉剧网站网址是:http://www.gdhjy.com,世界网址综合分析广东汉剧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广东汉剧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