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简介
张掖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境内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绿洲、荒漠戈壁三大生态系统交错衔接,雪山冰川、森林草原、七彩丹霞、田畴沃野、湿地候鸟、荒漠沙丘等地貌交相辉映,使张掖成为坐落在祁连山、黑河湿地两个*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被国家列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市总面积3.86万平方公里,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一区五县。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3.38万人,城镇人口58.67万人,城镇化率47.55%,境内有汉、裕固、藏、蒙、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较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旅游季节。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张掖市是全省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冶金辅料、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的集中区。煤炭、钨钼、铁、石膏、凹凸棒石、钾盐等矿种探明资源储量较大。
1、矿产及矿产地:
张掖市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硝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张掖全市发现并评价了铁、锰、铜、铅、锌、岩金、银、钨、钼、钒、锑、铬铁、砂金、硫、煤、芒硝、萤石、滑石、石膏、凹凸棒石、钾盐、蛭石、重晶石、石棉、耐火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石英岩、大理岩、花岗岩、矿泉水等33种矿产资源。截止今日,已发现矿床及矿化点429处,其中具有成矿价值的158处。按规模划分,有大型10处,中型10处,小型64处,矿点74处。按资源类别划分,黑色金属矿46处,有色金属矿49处,贵金属矿6处,煤矿29处,非金属矿26处,矿泉水2处。
2、矿产资源储量:
张掖市辖区内已初步探明资源量的矿产有煤、铁、铜、铅锌、钨钼、芒硝、石膏、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花岗岩、大理岩、含碘凹凸棒石粘土矿等24种。全市铁矿储量8.93亿吨,钨远景资源量50万吨(金属量),钼远景资源量102万吨(金属量),煤炭远景储量10.5亿吨,芒硝资源储量2581.3万吨,原盐资源储量320万吨,重晶石资源储量1850万吨,萤石矿资源储量23万吨,石灰石资源储量4.62亿吨,冶金用白云岩资源储量6031万吨,石膏储量2.32亿吨,含碘凹凸棒石粘土矿资源储量1137万吨。
张掖市土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按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标准,2011年各类土地面积为:
耕地253732.68公顷(380.60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4%;
园地27360.42公顷(41.04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69%;
林地373342.74公顷(560.0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47%;
草地2022417.24公顷(3033.62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1.28%;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1449.05公顷(62.1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5%;
交通运输用地7666.96公顷(11.50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19%;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7511.99公顷(146.2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7%;
其他土地1120172.77公顷(1680.27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41%。
张掖市现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区县,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087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126万人口。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其民族风情独特,是中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甘肃省张掖市行政区划
据《张掖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张掖市常住人口为1199515人。张掖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59228户,家庭户人口为112801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2人减少0.38人。
2013年末,张掖市常住人口为121.05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0.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46.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8.71%。按年龄分,0—14岁人口20.81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15—64岁人口91.31万人,占总人口的75.43%;65周岁及以上人口8.93万人,占总人口的7.38%。2013年人口出生率为11.44‰,比2012年末上升0.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上升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4‰,上升0.02个千分点。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古代,除汉族以外,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羌、吐蕃、回鹘、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张掖悠久灿烂的文明。当代张掖,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26959人,占张掖市人口的2.15%。其中,人口超过或接近百人的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满、朝鲜、彝等8个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张掖市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张掖交通发展迅猛,张掖机场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航。
铁路运输
兰新铁路横贯张掖,东起山丹县东乐镇、西到临泽县沙河镇,每天有列车通达北京、乌鲁木齐、兰州、上海、西安、济南等地。
高速铁路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改走青海西宁,穿越祁连,过河西走廊,直抵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被誉为高铁“新丝路”。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经过张掖,有望2014年年底全线建成通车。
公路运输
由于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张掖境内有众多高等级公路通过,甘新公路、甘青公路、312国道、227国道在张掖境内纵横交错,组成了一个便利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位于环城西路128号的西关汽车站是国家一级客运站,有开往甘肃各大城市的长途班车,以及张掖各区县的短途班车。此外,位于东环南路1号的汽车东站、南环路35号的汽车南站也有部分班车开往张掖各区县。
航空运输
张掖机场于2011年11月1日首航。成为张掖机场运营的第二条航线,河西走廊通往祖国大西南的第二条航线,2012年5月4日,张掖-兰州-重庆往返航班正式开通。
截至2013年底,张掖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18.02万公顷,占张掖市国土面积的51.9%。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088mg/m3,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24mg/m3,二氧化氮年日均值0.020mg/m3,空气质量优良(Ⅰ—Ⅱ级)率为94.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8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7dB,地面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2013年末,张掖市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26万人,拥有科研机构5个。2013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929万元。全年共取得市、省级以上科技成果40项,获得奖励项目98项。2013年受理专利申请540件,比2012年增加240项;授权专利205件;授予发明专利权23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3亿元,比2012年增长24%。
2013年末,张掖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557人,比上年下降9.01%,在校学生2039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369人;普通高中招生9985人;初中学校招生15153人;普通小学招生13492人;特殊教育招生14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380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为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9.6%。2013年,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17456人。高考录取率达到94.04%,比2012年下降1.13个百分点。
张掖市高等院校:河西学院、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1——2013年,“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在张掖市甘州区连续举办3年,每年7月份举行。以打造中国西部“湿地之城、汽车之都”休闲旅游胜地为目标。
2013年,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将升级为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备选站,这是WRC备选站赛事14年后再次来到中国。1999年,北京怀柔举办过一站WRC赛事。
2013年,张掖市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40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13枚、铜牌15枚。
市委书记:陈克恭
政府市长:黄泽元
初步核算,2013年,张掖市实现生产总值336.8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其中,*产业增加值93.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5亿元。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比2012年增长45.32%,占生产总值的1.75%。
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张掖市人均生产总值27862元,比上年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8.1:35.5:36.4调整为27.6:35.7:36.7,与2012年相比,*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2个和0.3个百分点。
张掖市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1998年,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分别达到100万吨和7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2013年10月25日,甘肃省张掖市委市政府公开发文,“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从事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张掖市通过出台文件明确禁止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地级市,创下中国先例。
2013年,张掖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7.6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28.04万吨,比2012年增加4.48万吨,增长3.6%。
2013年,张掖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8.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45亿元,增长16.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5.67亿元,比上年增长3%;集体企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1.9%;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1.73亿元,增长21.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6.54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31.7%。
2013年,张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3.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72亿元,增长15.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3亿元,增长8.1%。
2013年,张掖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323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8%。其中,出口总值2303万美元,增长34%;进口总值20万美元,下降79%。
黄酒: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乌江大米:张掖黑河沿岸自古以来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水稻生长条件,尤其是张掖乌江堡一带所产稻米以其个大体长,外形独特、晶莹剔透、品质优良、米香浓郁、入口精柔而名闻遐迩,历史上曾列为贡品供应皇家御膳房。
金花寨小米:“金花寨”小米产于祁连山北麓,平均海拔2200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平均日照时间达14小时,
张掖是政府组织地方政府行业领先的网站,张掖于2020年6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张掖,张掖网站网址是:http://www.zhangye.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张掖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张掖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