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简介
仙桃市人民政府
仙桃市东邻省会武汉,西接荆州、宜昌,北依汉水,南靠长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仙桃拥有1500多年的建制历史,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全国的亚洲体操之乡、文化之乡、状元之乡、鱼米之乡。
古时,汉水之南,有一条支流,名曰“锦瑞河”。河由老矶头处入口,绕龙华山的延脚南流后而向东,形成“凤颈分流”的两河三岸三角洲的龙华山。三角尖端,劈江分水,减缓汉江流速,使水上过往舟楫渔船在此停泊,形成码头,由此得名“尖刀嘴”,传扬于千里汉江。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沔阳州府派官驻此统领船运事务。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驻军防匪。自此商贾云集,日渐繁荣。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官府增兵驻守布防,取名曰“仙镇哨”,继而设行政机构于此,命名曰“仙镇公署”,形成统一镇区。后命名为“仙桃镇”,一直沿袭。1952年,沔阳县治迁入仙桃镇。1986年,撤县建市,以县治地名为市名。
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直属湖北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场镇建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建国初期设沔阳专署。
1951年时沔阳隶属荆州地区,分沔阳南部置洪湖县(今洪湖市)。
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议批准,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副地级市)。
仙桃市,前身为沔阳县,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夏、商、周时期沔阳为荆州域,春秋、战国属楚,秦隶南郡,汉、晋为云杜、竟陵地。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
自梁天监二年起,历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至1951年,仙桃(沔阳)先后20次为郡(州、路、府、专署)治所,共计898年。
古沔阳地域宽广。仅以隋大业三年的沔阳郡而言,东起汉口,西含监利全境,南抵长江,北括竟陵(今天门市境),相当于今汉阳、汉川、天门、监利、洪湖、仙桃和潜江(东部),共7县市区。1951年析沔阳南境置洪湖县;洪湖西侧划入监利县;汉江以北从多祥穿沉湖、张池口、玉皇关至脉旺,划归天门、汉川二县;同时天门县汉江以南之毛嘴区划入沔阳县。至此,东南与洪湖以东荆河南支为界,西南与洪湖、监利以东荆河主流为界,北面与天门、汉川以汉江为界,东邻汉阳,西接潜江,故成今日版图。
仙桃是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湖北“金三角”(襄阳、宜昌、黄石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优先发展区的中心和"两江"(长江、汉江)经济开发带的交汇点上。境内汉宜高速铁路、沪渝高速、随岳高速、孝仙嘉高速穿境而过。从仙桃到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均在1000公里半径范围内。仙桃崇文重教,每年为国家输送一万多名优秀大学生,自古被誉为“文化之乡”、“状元之乡”,人力人才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其中城区人口46 万,城区面积60多平方公里。2012年被亚洲体操联合会命名为“亚洲体操之乡”。
截至2013年,全市辖3个街道、15个镇、5个工业园区、2个原种场和1个风景区,即:干河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化工产业园)、彭场镇(彭场工业园)、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沙湖原种场、九合垸原种场和排湖风景区。共有61个居委会、640个村委会。市政府驻沙嘴街道。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1175085人。共有家庭户352595户,家庭户人口为11335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1人减少了0.60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613820人,占总人口的52.24%;女性为561265人,占总人口的47.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66下降为109.36。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7102人,占总人口的14.22%;15-64岁的人口为885258人,占总人口的75.3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2725人,占总人口的10.4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1.4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1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33个百分点。
仙桃市属少数民族散居杂居地区,有回族、土家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彝族、高山族、瑶族、侗族、土族、朝鲜族、藏族、白族、布依族等15个少数民族。截至2008年末,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1.2万人,占总人口的0.8%,其中回族1.1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有回族镇1个,即沔城回族镇。全市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回族主要聚居在沔城、郭河、通海口等3镇外,其他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市18个镇办。在沔城回族镇,有回民中学1所、回民小学4所,其中一所为世界伊斯兰发展银行捐款修建的希望学校。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260人,其中副局级以上干部20人。
仙桃是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商贸、、交通中心,湖北省政府规划的六大物流枢纽。仙桃市定位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经济总量连续二十多年位居湖北省县级市*位。
多年来以全省首强县市身份5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6次跻身中部十强县市、中国金融生态市、中国*粤商台商投资城市、全国*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特色产业百强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大市、全国油料产出大市、全国淡水养殖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中国黄鳝之都、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市、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之首武汉市,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1小时车程。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仙桃市属亚热带季风候区,四季分明,雨量丰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但时有旱涝、寒潮、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光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34.8小时,平均每天5—6小时,日照率为46%,基本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年平均气温16.5℃,春秋季节气温变化剧烈。一般1月最冷。极端*气温-14.2℃(1977.1.30);7月最热,极端*气温39.3℃(2003.8.2),无霜期258天。
2002年底,仙桃市总人口为148.16万人,其中男性76.80万人,女性71.36万人;农业人口104.8万人,非农业人口43.3万人;乡村劳动力62.38万人。
仙桃市土地总面积25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47万公顷(水田7.10万公顷,旱地6.3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3.45%;园地0.25万公顷,占0.99%;林地0.44万公顷,占1.75%;城镇村庄及工矿企业用地2.55万公顷,占10.12%;交通用地0.53万公顷,占2.10%;水域7.69万公顷,占30.52%;末利用土地0.27万公顷,占1.07%。仙桃市以耕地、水域为主要土地类型,占总面积的83.97%;以种植粮食、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为主,辅以园林生产。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特点是:土地利用率和垦殖率较高,达98.93%;土地的客观自然性好,适应多种农作物种植;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仙桃市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沟渠1329条,长4500公里。其中自然河流14条,包括汉江、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等,汉江过境长度91.2公里,东荆河过境长度103.34公里,流域面积2520平方公里;人工开挖的电排河5条,包括排湖电排河、沙湖电排河、保丰电排河、杨林尾电排河、周帮电排河。现有垸内湖泊12个,围堤固定湖区4.37平方公里,泛湖泊3个,面积15.5平方公里。
仙桃市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68亿立方米,多为涝水排泄;汉江、东荆河平均过境容水量分别为445.6亿立方米、47.7亿立方米,是全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储量在5.10—7.10亿立方米之间,有补给保证的承压力开采资源为5.4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可开采水量21.4万立方米,是一个丰富的“地下水库”。
仙桃工业发展良好,拥有仙桃彭场工业园、仙桃工业园、仙桃高新技术产业园、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化工产业园等多处工业基地。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03.3亿元。
仙桃市种植业的主体是粮食、棉花、油料和瓜菜四大类。1997年,粮食总产89.96万吨,为历史之最,平均单产398公斤。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123.44万亩,总产56.92万吨,平均单产461公斤,单产创历史*记录。棉花种植面积24.75万亩,比上年减少1.38万亩;单产73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总产1.796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播种面积86.02万亩,其中油料76.32万亩,占88.7%;总产6.36万吨,其中油菜籽的产量5.23万吨,占82.2%。蔬菜种植面积54.56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比“九五”末增加1.84万亩,蔬菜产量51.14万吨,比上年增加0.83万吨。
从1999年到2002年,全市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达到55.6万亩。水产品产量继1995年登上10万吨台阶后,2000年又登上15万吨新台阶,2002年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0万吨,水产品产值8.9亿元,占多种经营产值的47.4%,占农林畜牧业总产值的36.4%。全市水产品总量连续20多年保持全省第二位,2002年跃居全省*,全国第二。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6元,同比增长1199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增长17.6%。
至2012年,全市机耕机整率达到98%,机械插秧面积突破2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的综合农机化服务水平达66%。全市累计建沼气池8.7万口,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4座,建设三级沉淀池近4万立方米,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殖模式近7万平方米,对7家万头猪场开展了粪污深度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治理。全市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2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0个、绿色食品18个,培育出“仙桃香米”、“沙湖咸蛋”、“九珠”蛋品、“毛嘴卤鸡”等一批知名品牌。
棉花: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24.75万亩,比上年减少1.38万亩;单产73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总产1.796万吨,与上年持平。
油料:2002年油料播种面积86.02万亩,其中油料76.32万亩,占88.7%;总产6.36万吨,其中油菜籽的产量5.23万吨,占82.2%。
蔬菜: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54.56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比“九五”末增加1.84万亩,蔬菜产量51.14万吨,比上年增加0.83万吨。
仙桃市把水产养殖业定为农业的战略产业。从1999年到2002年,全市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0万亩,达到55.6万亩。水产品产量继1995年(10万吨),2000年(15万吨),2002年达到20万吨,水产品产值8.9亿元,占多种经营产值的47.4%,占农林畜牧业总产值的36.4%。全市水产品总量连续20多年保
仙桃市是政府组织地方政府行业领先的网站,仙桃市于2020年5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仙桃市,仙桃市网站网址是:http://www.xiantao.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仙桃市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仙桃市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