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址·海外网站
Ctrl+D收藏世界网址

扬州

扬州

扬州发改委调查征集住房保障档案馆

http://www.yangzhou.gov.cn

扬州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扬州简介

扬州市人民政府-欢迎您!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现在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建吴都),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干元元年(758年),广陵郡复改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天祐十六年(919年),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灭吴,以金陵(今南京市)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道,扬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分全国为15路,扬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领广陵、泰兴2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5州,并直领江都、泰兴2县。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维扬府。二十六年,改称扬州府。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着《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为“扬州十日”,此劫扬州死难八十万人。

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曾改扬州府为扬州郡,改甘泉县为甘泉天县,历时8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长(滁州)、仪征、兴化、宝应、东台县,俗称“扬八属”。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扬州光复。二十日,扬州军政分府宣布成立,隶属镇江都督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分为5道,江都县属淮扬道。

民国38年(1949年)1月25日,江都县城(扬州)解放。27日,设立扬州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改称苏中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

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海安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台北(今大丰)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滁州划出六合县给扬州,并划出江浦县给南京。最终扬州专区共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2市9县。

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邗江2县。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1966年3月,仪征、六合、金湖3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1971年,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六合2县划回扬州地区。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2市9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2002年更名维扬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00年12月,邗江县撤销县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共辖广陵、邗江、维扬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江都3个县级市。

2011年1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扬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二是将扬州市邗江区的泰安、头桥、沙头、李典、杭集5个镇并入扬州市广陵区;三是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行政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

“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公历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旅游节 ”,此时的扬州烟雨蒙蒙,琼花 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人们赏月的*去处。主要活动有游园赏月、乾隆 皇帝水上游、运河夜游、美食节等。

扬州是开放的新兴现代城。扬州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开放城市。唐代扬州是东南地区的*都会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大港口之一,当时在扬外商达1万多人。高僧鉴真大师六次东渡到达日本。韩国的崔致远、阿拉伯的普哈丁、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等都曾留下足迹。1988年,扬州被批准对外开放,现已与7个国家的9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城市。扬州的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与包括德国奔驰、美国高露洁、意大利比瑞利、美国德州仪器、荷兰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大公司合资合作,已形成了汽车、船舶、电缆、精细化工、化纤及纺织面料、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兴产业。“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公历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旅游节 ”,此时的扬州烟雨蒙蒙,琼花 盛开,花香扑鼻,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人们赏月的*去处。主要活动有游园赏月、乾隆 皇帝水上游、运河夜游、美食节等。

扬州市曾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江苏人居环境奖”等称号,被卫生部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建设规划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畅通工程优秀城市”考核。

扬州既是风景秀丽的风景城,又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历史悠久的博物城。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 ,汉隋帝王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众多的人文景观,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中国最著名的湖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刹大明寺是中国4A级风景区(点):何园、个园、唐城遗址、高邮盂城驿、普哈丁墓、龙虬庄古人类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是国家旅游局向海内外推出的*旅游线;扬州的穆斯林旅游产品正日渐成为我国穆斯林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州市,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62个镇、4个乡和17个街道。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

扬州沿河地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高邮市、宝应县。

扬州沿江地区包括3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

注:人口数据为2013年版本。

地理环境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距离85千米,南北*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64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50.7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28.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40.4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3.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856.2平方千米,占73.7%;水域面积1735.0平方千米,占26.3%。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

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高邮市神居山(99米)、大铜山(149.5米)、小铜山、捺山等。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2012年,全市年平均气温分别为扬州城区15.8摄氏度、江都区15.5摄氏度、宝应县15.5摄氏度、高邮市15.6摄氏度、仪征市16.0摄氏度,与常年相比,偏高0.3~0.8摄氏度。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7月、8月和10月,偏低的月份有2月、11月、12月,基本持平的月份有3月和9月。

全市年极端*气温38.2摄氏度(7月29日,扬州城区)、极端*气温零下7.2摄氏度(1月23日,宝应县),全年35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日数为11天(宝应县)~18天(江都区)。扬州城区35摄氏度及以上高温日数为16天,初霜期比常年迟17天(常年为11月7日),终霜期比常年早18天(常年为3月31日)。

2012年,全市年降水量扬州城区864毫米、江都区940毫米、宝应县1067毫米、高邮市934毫米、仪征市981毫米,与常年相比,除宝应县偏多一成外,其馀偏少一成至二成。全市各地各月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月份有1月、4月、5月、6月、10月,偏多的月份有3月、7月、8月、12月,区域分布不均、有多有少的月份有2月、8月、9月、11月。

2012年,全市年日照时数扬州城区1721小时、江都区1746小时、宝应县1868小时、高邮市2017小时、仪征市1825小时,与常年相比,偏少一成左右。全市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的月份有2月、3月、6月、8月、12月,偏多的月份有4月,其馀各月基本接近常年。

2012年,扬州市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雷电、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雷暴等)、台风、寒潮、大雾及霾、烟等。

扬州市土地总面积6591.21 平方千米, 其中耕地面积3304.93 平方千米、园地面积43

扬州是政府组织地方政府行业领先的网站,扬州于2020年4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扬州,扬州网站网址是:http://www.yangzhou.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扬州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扬州网站价值做参考!

标签:发改委调查征集住房保障档案馆往期回顾

官方信息
  • Facebook
  • 微博
  • YouTube
  • 微博
  • Twitter
扬州热门资讯
世界网站币安下载欧意交易所app下载币安官方最新APP下载欧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