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简介
西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西周(前1027——前771)县地属雍州楚国。
东周(括春秋、战国)前期(前770——前312),县地仍属楚有。周赧王三年(即楚怀王十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发生“丹阳之战",秦师获捷,乘胜占领楚之汉江中上游地区,直至战国末(前221),县地属秦国汉中郡。
秦(前221——前207)县地属汉中郡成固县。
西汉(前206——25,包括新莽和更始政权)承袭秦制,仍行郡县。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国为十三州(郡),县地大部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东北隅属汉中郡之安阳县。新莽地皇四年(23),公孙述割据益州,占有巴、汉,13年中,县地为公孙政权所辖。
东汉光武建武十二年(36),破蜀灭述,县地复归汉有,仍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和帝永元七年(95)以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食采于县地(括今镇巴),并建平西城(又名平阳城、定远城),为西乡县建城之始。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据汉中,复汉中郡名。郡名两更,县地仍属。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取汉中,县地归蜀。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分成固县南境置南乡县(即今西乡、镇巴二县地),从此西乡县脱离成固,独立行政,仍为蜀汉益州汉中郡领辖,设县治于归仁山(今镇巴县渔渡坝古城堡)。是年,蜀将张飞晋封“西乡侯",寄食采于南乡县。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即魏元帝景元四年(263),曹魏灭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7郡为梁州,西乡县归魏,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统一中国后,武帝太康二年(281),因张飞封侯西乡,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之得名,虽有数说,但以张飞食采之说较为可靠。治所由归仁山北移平西城,仍属梁州汉中郡。愍帝建兴元年(313),仇池氐杨难敌据汉中,次年,梁州人张咸起兵逐氐军,投归益州巴氐李雄,;由此西乡县遂为李雄所建之“大成"所有,行政隶属仍为梁州汉中郡。
东晋(括十六国)初,西乡县尚归成汉(即大成)所有。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成汉灭,西乡县归晋。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苻坚派兵攻取梁、益二州,西乡县遂为前秦占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桓冲遣将杨俭期收复汉中,西乡县复为晋土。安帝义熙元年(405),谯纵叛晋,割据梁,益,仇池氐王杨盛乘虚据汉中,以地请降后秦,但因杨盛窥伺两端,游离于东晋、后秦之间,东晋、后秦皆无实际管辖能力,汉中郡、县实为杨盛政权所辖。义熙九年(413),刘裕命益州刺史朱龄石灭谯纵,收复四川东晋王朝乘胜克汉中,西乡县再归晋。在东晋103年中,汉中郡县兵连祸结几易统治,但西乡县名未变,治地平西城未动,始终归梁州汉中郡所辖。
南北朝历刘宋、萧齐至萧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即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北魏政权于县境(今峡口)设丰宁戍。改西乡县为丰宁县,寓五谷丰稔,四季咸宁之义。并立丰宁郡领丰宁县,郡县同驻丰宁戍,改属东梁州领辖,旧治平西城遂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北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西乡县还梁,复西乡县名,治所仍驻丰宁戍,属北梁州汉中郡所辖。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侯景溯江犯江陵,梁萧绎求救西魏,约许割让汉中。西魏乘机于废帝元钦元年(552),遣将达奚武占领汉中,西乡县又为西魏所有。西魏恢复北魏建置,废西乡县名,再立丰宁郡、丰宁县于丰宁戍。次年,析北梁州和直州(即北魏东梁州)之地置洋州于泾洋河口西岸蒿坪山之阳(即今四季河),以洋水为名,此为西乡县立州之始。洋州领洋州、怀昌、洋中、丰宁四郡。洋川郡辖黄金县;怀昌郡辖怀宁县;洋中郡无考,丰宁郡辖丰宁县。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代魏立周,西乡县即为北周所有,仍属洋州丰宁郡,县名驻地均无变动。
隋立,西乡县即属隋土。文帝开皇三年(583)撤郡,行州县两级制,时,丰宁县仍属洋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州复郡。翌年撤梁、洋二州,合为汉川郡;改丰宁县复西乡县名(从此县名迄无更)多同时将县治由丰宁戍移往所废之洋州治地蒿坪山之阳,且立洋源镇(军事建置)于此,县镇同治,归汉川郡所辖。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废郡复州,析汉川郡之西乡、兴势、黄金三县,再立洋州于西乡州县同治蒿坪山之阳。七年(624)析西乡南境置洋源县(今镇巴县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西乡县属山南道洋州辖。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调整区划,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西乡县随洋州属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洋州为洋川郡。十五年(756)郡治由西乡迁往兴道(贞观二十三年改兴势为兴道,今洋县)。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即前蜀咸康元年,皇子魏王继岌伐蜀至兴州(略阳),前蜀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即以洋州北降后唐,西乡县随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正月,盂知祥遣将张业入兴元,武定军节度使孙汶韶又以洋州降后蜀,因避孟知祥讳,乃改洋州为源州,西乡县从属。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正月,宋将王全斌、刘光义灭后蜀,改源州复洋州,西乡县与兴势、黄金、真符同为洋州辖。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路,西乡县随洋州属陕西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增建利州路,西乡县随洋州属之,县治仍驻蒿坪山之阳。
南宋仍行路、府(州、军)、县制。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利州路东西两分,西乡县归利州东路洋州辖。理宗端平元年(1234)金灭。次年,蒙古军入侵金、洋、梁(兴元)三州,战争屡年,西乡城毁治废达18年。宝祜元年(1253),即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遣使戍守兴元诸州,“草创之初,未暇为经久之规",沿袭宋制,并利州东西两路为兴元路。西乡县归兴元路洋州辖。时,县城已毁,因陋就治于蒿坪山之阳。
自忽必烈在兴元诸州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后,历19年始建国号为元,其时,西乡县已为元土。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全国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增至11个),代“中书省"分治天下。从此,西乡县脱离洋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元晚期县治方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夏明玉珍取兴元,西乡县随之又属“大夏"6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大将徐达克兴元,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13承宣布政使司,西乡县即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肃亲王豪格遣将贝勒尼堪等进占汉中,县土遂归清有。清承明制,西乡县仍属陕西布政使司(后改称陕西巡抚部院,俗称陕西省)陕安道汉中府辖领。清仁宗嘉庆七年(1802)析西乡县南境24地置定远厅(今镇巴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日成立临时政府,是时,陕西省已先宣告脱离清朝统治。民国2年并汉中、兴安(安康)、商州为汉中道,西乡县属之。民国17年撤道,行省、县二级制,西乡县直属陕西省。民国24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区(即专员公署,简称专区),西乡县属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同年12月5日,西乡解放。新中国行省、县两级制,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机构。西乡县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196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7月,汉中撤地设市后属汉中市至今。
西乡县有一类保护动物为梅花鹿、羚牛、白鹤,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青猴、金钱豹、羚羊、獐、白冠长尾雉、大鲵,三类保护动物有青羊、崖羊、大灵猫、苏门羚、锦鸡、血雉、虎纹蛙等。
县境内野生动物有:
兽类:黑熊、野猪、青猴、野兔、麂、岩羊、狐、林麝 、小灵猫等
爬行类:乌稍蛇 、赤练蛇、土蝮蛇、四脚蛇、壁虎等。
禽类:石鸡、黄鹂、白头翁、长尾雉 、鹤、鹬、崖鸽、雁、布谷、鱼鹰 、百灵等。
西乡境内河流纵横,长江*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横贯西乡县,还有牧马河、泾洋河、峡河等大的支流在此汇入汉江,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90万千瓦,已建成罗镇、马营坝、马踪滩、王子岭等四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487千瓦。设计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的曲江洞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即将建成投运。汉江经西乡东北角穿过,流经3个乡镇约36.4公里,流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境内有汉江支流两条,其中一级支流牧马河全长127.6公里,流域面积2668平方公里;二级支流泾洋河境内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属于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上游。
2011年7月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决定撤销西乡县古城镇并入堰口镇,撤左溪乡并入峡口镇,撤司上乡并入罗镇,撤三花石乡、子午乡合并设子午镇,撤马家湾乡、白峡乡合并设白勉峡镇。撤销勉县黄沙镇划归周家山镇,撤长林镇并入老道寺镇,撤二道河乡并入新街子镇,撤土关铺乡并入武侯镇,撤小砭河乡并入茶店镇,撤小河庙乡并入阜川镇,撤镇川乡、漆树坝乡、张家河乡、长沟河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撤销宁强县黄坝驿乡并入汉源镇,撤南屏乡、宽川乡并入大安镇,撤东皇沟乡并入代家坝镇,撤曾家河乡、巨亭乡合并设巨亭镇,撤舒家坝乡、庙坝乡、巩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安乐河乡、二郎坝乡、禅家岩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
西乡县手工制作器皿历史悠久。1958年葛石李家村出土文物中的石斧、石铲、刮削器、陶罐、陶碗等,均为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用具,距今已有7000余年。
历代的手工业者,多以农业为主,兼事手工业,少数开店串乡,为业谋生。清初,传入造纸技术,后沿巴山由东向西发展,乾、嘉年间有纸厂20余家,至道光四年(1824)已有“纸厂50余座,每厂工匠不下数十人。”(《秦疆治略》)。咸丰年间,定远厅(今镇巴县)王贡生来上高川裴家垭开铁矿办铁厂,历年有余,获利甚厚,矿工最多上到1200余人。相继出现的有木竹坝铁厂(铸锅)和白沔峡、七星坝、县城东关的铧厂。稍后,楼房坪也一度办起铁厂。同治初年,西河筑窑烧制日用陶瓷。宣统年间,县城办起纺织厂。
民国初年,县知事办织布厂,15年(1926)办平民工厂。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培华女职迁县以及后来成立的正本工业职业学校,均开染织、针黹、缝纫科并附设纺织厂。
建国后,工业开始发展,1952年总产值101万元,比1950年增长3倍,占工农业总产值3.15%。1953至1957年党和政府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西乡县建起缝纫、鞋业、木器、铁业、织布、织袜、雨具、印刷等48个合作社(组),从业人员754名,并成立县手工业联社。1956年工业总产值131万元,比1952年增长29.57%。
1958年“大跃进”中,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口号下,西乡县兴办一批国营企业,32个手工业社组过渡为合作工厂,12个集体单位转为地方国营,区和公社共办厂矿42处。1960年职工达4482人,工业产值578万元,比1956年增长3.4倍。
2008年,西乡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391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7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2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3%。实现销售产值79397万元,工业产销率达96.66%。
2011年,西乡实现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25.1%。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增长25.4%。三大工业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94亿元,尧柏水泥、福润肉类、华林矿业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新增投资百万元以上中小企业70家,发展个体工商户1554户。非公企业完成总产值27.6亿元,增加值17.8亿元,分别增长17.4%、19.2%。GDP能耗下降3.4%,化学需氧量减排130.8吨,二氧化硫减排241.8吨。
西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汉中东大门,是西安、成都、武汉、重庆的结合部,316、210国道在此交汇,阳安铁路纵贯全境,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青岛、广州、西安等地。公路交通便捷迅速,西汉高速距西乡50公里;十天高速
西乡县是地方导航陕西导航行业领先的网站,西乡县于2020年6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西乡县,西乡县网站网址是:http://www.snxx.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西乡县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西乡县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