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简介
秦州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称渭川道);三岔厅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设警察分厅。
民国16年(1927年),改渭川道为渭川区行政公署。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天水县(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县人民政府,县治设今天水市,隶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辖原县城及近郊区,县城以外农村为天水县。今麦积区境属天水县。
1950年2月,西北军政委负会正式行文批准设立天水市(县级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县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区天水郡村)。
1958年12月,天水县并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县、市分设,恢复天水县建制,县治设今秦州区天水郡,1962年7月迁北道埠(今麦积城区)。
1984年9月,县级天水市改为副地级市,划原天水市5个乡7个办事处设立秦城区,划原天水县马跑泉、甘泉、麦积、二十里铺、社棠5乡和北道镇设置北道区(二区均为县级建置,时称区公署,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余乡仍组成天水县,县、区均隶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区撤销,属地仍归天水县。同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天水地区和天水县,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立秦州、北道两个县级区。原天水县西南部17个乡划归秦州区,其余22个乡镇及北道镇组建北道区。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2442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41000。代码:620502。区号:0938。拼音:QinzhouQu。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1985年天水实行市管县体制时,在原县级市基础上设立的天水市中心区,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辖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5.3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达到5819元。秦城区辖7个街道、10个镇、6个乡: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东关街道、中城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镇、太京镇、借口镇、皂郊镇、汪川镇、牡丹镇、关子镇、平南镇、天水镇、娘娘坝镇、中梁乡、秦岭乡、杨家寺乡、华岐乡、齐寿乡、大门乡。
秦州区人口63.86万(2010年),2013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44‰,自然增长率为1.11‰。
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5.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1亿元,同比增长21.5%;旅游接待人数478.8万人次,年增长率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19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678元,同比增长15%。
2011年,秦州区完成以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16.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9.2万吨。筹资近亿元实施“村村通”水泥路295.3公里,累计完成投资8257.5万元。投资1508万元实施了2个片带开发项目、6个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项目。新建塑料大棚6240个,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9万亩。大樱桃面积达到5.3万亩,总产值达1.2亿元以上;苹果已挂果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值达3亿元。
2011年,秦州区列支100万元设立工业发展奖励基金,组织申报争取“银政投”资金项目7项,申请资金1.4亿元。累计投入3.1亿元,重点项目建设。暖和湾工业示范区已入驻企业26家,东十里工业示范区入驻企业20家。全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亿元。
甘肃省天水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秦岭山地:东起三皇咀,西至景墩梁,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介于北纬34°20′24.03″ 东经105°34′15.68″之间。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渭河支流和西汉水上游,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东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
秦州区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带,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缘,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不等,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
秦州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秦岭山脉沿东西方向横穿我区,岭北区域面积1066.29k㎡,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的借河流域,主要有:罗玉沟、吕二沟、水家沟、南沟河、平峪沟、普叉沟、年集沟、金河、流水沟等一级支流;岭南区域面积1375.71 k㎡,属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汉水、永宁河、麻沿河流域,主要有:峁水河、稠泥河、闫家小河(华岐河)、大门镇河(天水南河),猫眼峡沟(天水北河)、汪川沟、白家河、苏城河等支流,借河、罗玉沟、吕二沟、水家沟等四条河沟直接穿越城区。
秦州区历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荟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1992年8月13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1994年,天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古迹遗址,荟萃了灿烂的自然人文景观,有西山坪、师家崖、赵家崖等新石器遗址十多处,有国家和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区内风景名胜众多,著名的有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李广墓、纪信祠、诸葛军垒、文庙、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莲寺等,伏羲城、文庙小广场、中华东西路步行街的建成和民主路、建设路的改造,更加凸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风貌。目前已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明清建筑文化、民俗风情文化等多元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
秦城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渭河支流和西汉水上游,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东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错综,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温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气候温和湿润,自然环境优美。
秦州区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扼陕甘川之要道,自古为陇右门户、战略要冲和商贸中心。古往今来,这里人流物聚,商贾云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现为天水、经济、文化的中心,陇东南*交通枢纽和商品物资集散地,受西安、兰州两大城市的双向辐射,是联系西北与中原、西南的交通枢纽。国道310、316线横贯境内,与12条省道和县(区)乡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网络。城区羲皇大道、成纪大道、天北快速干道宽阔平坦,与兰州、西安等级公路相连,随着陇海铁路复线的通车,畅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现代通讯和商务信息与国内国际联网,城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2万多户,移动电话用户突破6万户,城镇居民电话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16乡镇全部进入程控电话网络和移动通讯复盖范围。城区供热、供水、供电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南北两山绿化初现成效,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秦州区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为全区提供了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自古是我国著名的农林牧业综合发展区。唐时号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胡萝卜、百合、大麻、胡麻等10余种农作物和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温带水果,农副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近年来,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双孢菇、甜玉米、芦笋、大樱桃等一批新型产业迅速发展,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禽产品和奶制品生产初具规模。秦州气候湿润,草茂林丰,历史上曾是原始林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也。”目前全区实有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
秦州区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名胜古迹众多,是古丝绸之路上有名的繁华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秦城璀璨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等,造就了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赢非子、东汉辞赋家赵壹、近代和平解放北平的功勋邓宝珊将军等历代名人。辖区内有国家、省、市、区级保护的文物单位25处,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占地3733平方米,庙内有殿阁、亭台,殿内有保存完好的伏羲塑像,神态雄浑生动,艺术造诣极高;有山水奇绝、风景秀丽的玉泉观,还有汉代飞将军李广墓、杜甫流寓行吟的名刹南郭寺等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景点。众多的名胜古迹,迷人的山水风光,为秦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秦州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品种多,贮量大。区内有金、银、铜、铅、锌、铁等金属矿产和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17种,其中金矿储量达20余吨,大理石潜在资源在1亿立方米以上,石灰岩储量在1亿吨左右。
秦州区工业基础良好,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天水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全国六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区内有大中专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属科研单位1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2.4万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及引进推广能力较强。驻区部、省、市直属企业达40多家,工业整体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加工能力强,初步形成了塑料化工、电子电器、工艺美术、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地方工业体系。电子电器、电缆材料、雕漆、地丝毯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区内水质好,风沙小,具有发展电子、酿酒、饮料、纺织印染业的优良条件。近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下,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和发展环境的优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国有制经济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止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91家,个体工商户达到9895户,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3%,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铅、锌等金属矿床和石灰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床17种,其中金矿储量达20余吨,大理石、石灰岩储量在2亿吨以上。
秦州区总面积2442 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带95 万亩;果园16.88 万亩;林地面站109.31 万亩;牧草地68.20 万亩;城乡居民地8.67 万亩;交通用地8.02 万亩;水域0.12 万亩;尚有未利用土地53.28 万亩。
秦州区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等温带水果和农副土 特产质优品繁。区域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胡萝卜、大 蒜、葵花、胡麻等 10 余种农作物和苹果、梨、杏、桃、葡萄等温带水果,农副土特产品质优品繁,秦州大蒜、胡萝卜、花牛苹果、早酥 梨、中药材。
秦州区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区内有两大流域水系。黄河流 域区较大支流有籍河、长江流域区嘉陵江水系有白家河、西汉水、苏 州河、汪川河、稠泥河、峁水河等。 秦州区境内年平均降雨为 537 毫米,测算水资源总量为 16800 万立方米,现有水利设施254 处。
秦州区依托区域内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辖区内共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29家,其中国家星火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各类科技推广、科技信息、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开发等服务机构17家。从信息交流、技术推广普及、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规模生产等各个环节加强了科技创新服务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科技进步。
2011年,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小学巩固率99.9%,初中巩固率98.2%;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269人,上线率26.5%;投资1.2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项目22个,建设面积7.5万平方米。
2013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秦州区是地方导航甘肃导航行业领先的网站,秦州区于2020年5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秦州区,秦州区网站网址是:http://www.qinzhouqu.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秦州区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秦州区网站价值做参考!
官方信息
-
-
- 微博
-
- YouTube
-
- 微博
-